指点网> 商产资讯> 资讯详情
美团回复医美团购套餐,是否属于医疗广告?
发布时间:2025-10-20 15:28:21

一则简单的客服回复,揭示了千亿级医美市场在平台经济下的监管难题。

 

一、事件缘起:一条回复引发的行业震动

近日,一则关于美团客服回应医美团购套餐性质的对话截图在网络上流传。当用户询问“光子嫩肤”、“水光针”等医美团购套餐是否属于医疗广告时,美团客服明确回复:“这些是属于生活美容类服务”,并强调平台上的商家均已具备相关资质。

 

这番回复迅速在医疗法律界引发轩然大波。多位医疗监管专家和法律人士指出,将明确属于医疗美容项目的服务定义为“生活美容”,不仅与事实不符,更可能触及法律法规的红线。该事件将一个长期存在的模糊地带推至台前:平台经济下的医美服务,究竟应如何定性?

 image.png

二、法律界定:医疗广告的法定范围与核心特征

要厘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何为“医疗广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广告是指利用各种媒介或形式,直接或间接介绍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的商业广告。

 

其核心法律特征包括:

主体特定性:广告主必须是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内容专业性:广告内容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等专业信息。

目的营利性:以吸引患者接受医疗服务为目的,具有明确的商业属性。

程序前置性:发布前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查,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从这四点来看,美团平台上销售的医美团购套餐,完全符合医疗广告的全部特征。它由医美机构发布,具体描述光电治疗、注射美容等医疗行为,并以促销价格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购买,本质上是医疗服务的商业化推广。

 

三、平台困境:是信息聚合还是广告发布?

美团的核心争议点在于其自我定位。平台方通常将自身定义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而非广告发布者。其逻辑是:美团仅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信息展示与交易撮合服务,套餐内容由医疗机构自行发布,平台不参与创作。

 

然而,这种辩解在法律面前显得苍白。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实践表明,判断平台是否构成广告发布者,关键看其是否对内容实施了主动的编辑、排序、推荐或审核。


美团在运营中至少存在以下涉广告行为:

算法推荐:根据用户偏好,主动将医美套餐推送至首页。

排名竞价:推出“推广”功能,付费商家能获得更靠前的展示位。

内容策划:组织“618”、“双11”等大型促销活动,制作统一的宣传素材。

佣金抽成:从每笔交易中抽取比例佣金,直接参与利润分配。

这些行为充分表明,美团已远远超出了中立平台的技术服务范畴,深度参与了医疗服务的商业推广环节。因此,其作为广告发布者甚至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难以回避。

 

四、现实悖论:为何平台选择“装糊涂”

既然法律界定相对清晰,为何平台仍选择“模糊化”处理?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利益与监管成本的博弈。

 

经济利益驱动

医美是美团到店业务中毛利率最高的板块之一。据估算,医美类目的平台佣金率远高于餐饮等普通生活服务。将医美包装成“生活美容”,平台可以:

规避严格审查:医疗广告需前置审查,流程复杂、周期长,会严重影响上新速度和营销灵活性。

降低运营成本:以生活服务标准进行内容审核,远比按医疗广告标准审核的成本低得多。

扩大商户基数:模糊的界定能吸引一些资质存疑或试图规避监管的机构入驻,做大平台流水。

 

监管落地难度大

线上医美广告数量庞大、形式隐蔽(如达人探店、笔记分享),给监管部门的发现、取证、认定带来巨大挑战。平台利用这种现实困难,游走在灰色地带。

 

五、潜在风险:对消费者与行业的双重伤害

这种模糊策略的后果是严重的。


对消费者而言

信息误导:消费者误以为这是普通消费,低估了医疗行为的内在风险(如感染、疤痕、并发症等)。

维权困难: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消费者可能因将其视为普通消费而难以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特殊保护规则。

资质盲区:淡化医疗属性,导致消费者忽视对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生《医师执业证书》的关键核查。

 

对行业而言

劣币驱逐良币:合规成本高的正规机构,在价格上难以与在平台上“轻装上阵”的违规机构竞争。

行业污名化:乱象丛生导致公众对整个医美行业信任度降低,制约其长期健康发展。

法律风险累积:平台和商户均面临被市场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查处,以及承担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的风险。

 

六、破局之道:明确责任与协同共治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协同努力,推动平台治理的规范化。


1. 平台责任刚性化

监管部门需出台细则,明确要求互联网平台对医疗类服务信息建立专门的审核与管理体系。一旦平台从医疗交易中获利,就必须承担与之匹配的审核义务,适用医疗广告的监管标准。


2. 技术赋能监管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医美广告监测平台,实现对海量线上信息的自动筛查、识别与预警,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3. 行业自律与公众教育

行业协会应牵头制定高于法律标准的平台自律公约。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普及医美的医疗本质,提升公众的风险识别能力和维权意识。


4. 信息透明化

平台应强制商家在页面显著位置公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生资质、药品器械溯源信息等,将选择权和监督权交还给消费者。

 

美团客服的回复,看似一次偶然的口误,实则是整个行业在合规道路上长期“装睡”的缩影。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完善和消费者权益意识的觉醒,平台方无法永远停留在灰色地带。唯有主动拥抱合规,将医疗安全置于商业利益之上,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赢得市场和未来的竞争。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