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知情人士对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一事做出回应,称该事件是 "由于万达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事实上之前双方一直在通过多种方式协商解决,我们也正在了解具体情况,本次或因在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
事件基本情况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于 2025 年 9 月 26 日被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此次限高源于一起1.86 亿元的强制执行案件,涉及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集团近期还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 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金融法院,立案时间为 2025 年 9 月 8 日。这也是大连万达系公司年内再次出现被限高的情况。
此外,万达集团已累计被执行金额超过70 亿元,股权冻结信息高达47-57 条,涉及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核心资产。
万达的应对措施
面对债务危机,万达集团采取了大规模资产出售策略:
出售万达广场:2025 年 5 月,太盟投资集团联合腾讯、京东等机构以500 亿元收购了万达 48 座核心万达广场。截至目前,万达已累计出售超过109 座自有万达广场,自持量从 400 座缩水至约 300 座。
出售其他资产:
同程旅游以 24.9 亿元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 100% 股权
中国儒意拟以 2.4 亿元收购快钱 30% 股权
清空美国传奇影业股权,出售英国豪华游艇制造商圣汐国际
事件影响
此次王健林被限高事件将对万达集团产生多方面影响:
个人出行受限:王健林将不得乘坐飞机头等舱、高铁一等座,不得入住星级酒店、购买不动产等高消费行为。
企业信用受损:
银行可能收紧授信,供应商可能要求现款提货
投资者信心下降,加剧现金流危机
商业合作信任基础被削弱
业务发展受阻:对于需要频繁商务洽谈的房地产企业而言,创始人出行受限可谓雪上加霜。
不过,根据法律规定,限高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除:
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通常三个工作日内解除)
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经法院认可
业内人士分析,类似情况并非孤例,王思聪也曾在 6 年前被连环限高,最终在几十天后解除限制。
王健林被限高事件是万达集团债务危机的一个缩影,反映了该集团面临的严峻财务压力。尽管万达通过大规模出售资产缓解现金流压力,但短期内流动性缺口仍然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旗下部分业务板块表现依然亮眼,如万达电影 2025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165.72%,万达酒店发展 2025 年中期盈利 3563.9 万港元,同比扭亏。
截至今日,万达知情人士表示正在积极了解情况,该事件或因 "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暗示问题可能得到较为迅速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