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省市审计部门陆续公布对公立医院的审计结果,揭示出医院在财务管理、药品采购、医疗服务收费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医保基金和公共财政资金大量流失,更直接损害了患者的切身利益。

01 审计风暴:覆盖范围广问题突出
这场审计风暴席卷全国多个省市。在某省,审计部门对省内35家三级公立医院进行了全面审计;在另一个省份,审计范围更是扩大到全省127家公立医疗机构。审计内容涵盖医院经济运营的各个方面。
审计结果显示,医院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从省城的大医院到县级的基层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行为。这些问题不仅涉及金额巨大,而且手法多样,显示出医院内部管理的严重漏洞。
"审计发现的问题令人震惊。"一位参与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士表示,"有些问题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映出医院监管存在盲区。"
02 财务乱象:资金管理漏洞百出
审计报告显示,医院财务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在某市三甲医院的审计中,发现该院近三年有超过2000万元的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这些资金被用于购买与医疗无关的高档消费品、支付超标准接待费用等。
更严重的是,多家医院存在账外资金问题。审计发现,某医院通过虚开发票、截留收入等方式设立"小金库",金额高达500余万元。这些资金长期脱离监管,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固定资产管理同样混乱。审计发现,多家医院存在设备采购价格虚高、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某医院花费数百万元购买的先进医疗设备,因缺乏专业人员操作,长期闲置在仓库中。
03 药品采购:黑幕重重利益输送
药品采购环节的问题尤为突出。审计发现,某省级医院在三年内采购的药品中,有30%以上的品种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部分药品价格甚至是市场价的2-3倍。
"带金销售"现象普遍存在。审计显示,多家医院的药品采购与医药代表的不正当利益输送有关。某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与医药公司勾结,通过虚高药价获取回扣,涉案金额达百万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医院在药品采购中违反招投标规定。审计发现,某医院将大额采购项目拆分成多个小项目,规避公开招标,直接指定供应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04 收费乱象:患者成"待宰羔羊"
医疗服务收费领域问题严重。审计发现,多家医院存在重复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某医院被查出在一年内违规多收患者费用达300余万元。
"挂床住院"现象屡禁不止。审计显示,某医院通过虚增住院天数、虚构诊疗项目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最夸张的是,审计发现有的患者"被住院"时实际上正在外地旅游。
检查检验项目被滥用。审计报告指出,某医院给患者开具不必要的检查项目,检查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高达40%,远超合理水平。
05 医保基金:成"唐僧肉"遭蚕食
医保基金成为重灾区。审计发现,多家医院通过虚假住院、虚报诊疗项目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某医院在一年内就通过这类手段骗取医保基金500余万元。
更隐蔽的是,一些医院通过"升级"诊疗项目套取医保资金。审计发现,某医院将普通检查项目包装成高端项目,以此获取更高的医保报销额度。
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低下问题同样突出。审计显示,由于医院过度医疗、不合理用药等现象普遍,导致医保基金大量浪费。某省医保基金的年损失率估计在5%左右。
06 工程基建:暗藏猫腻造价虚高
医院基建工程成为腐败高发区。审计发现,某医院新建住院大楼项目,工程决算价比中标价高出30%,但审计核实实际造价仅比中标价高出5%,其余25%均为虚报金额。
设备采购中的问题同样触目惊心。审计显示,某医院以进口设备为名采购的CT机,实际上是国内组装产品,但价格却按进口设备结算,差价达百万元。
招投标过程存在严重问题。审计发现,多家医院在工程和设备采购中设置排他性条款,为特定供应商"量身定制"招标条件,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
07 内部管控:形同虚设监督缺失
审计发现,医院内部控制系统严重缺失。某医院虽然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实际执行却流于形式。审计抽查发现,该院有70%的采购项目未按规定流程审批。
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多家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有的甚至由财务人员兼任,完全失去监督作用。某医院的内审部门三年未开展任何实质性审计工作。
监督机制存在盲区。审计显示,由于医院专业性强,外部监督往往难以深入,给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某医院的违规行为持续多年未被发现,直到此次专项审计才曝光。
08 整改措施:多管齐下重拳整治
面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各地已开始积极整改。某省要求问题医院限期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目前已有5名医院领导被免职,20余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制度建设同步推进。多地出台规定,要求医院建立阳光采购平台,所有采购项目必须公开透明。同时推行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加强财务专业化管理。
技术手段得到应用。某省建立医疗大数据审计平台,通过数据分析自动识别异常交易,实现智能监管。该系统运行半年来,已发现可疑交易200余起。

09 深层原因: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审计暴露的问题背后,是医院管理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却从事着市场化的经营活动,这种定位模糊导致监管困难。
"以药养医"模式尚未根本改变。虽然药品加成已取消,但医院收入仍然高度依赖医疗收入,这种激励机制容易导致过度医疗。
医疗价格体系不合理。现行医疗价格未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导致医院通过其他途径弥补收入不足。
10 未来之路:深化改革加强监管
解决医院乱象需要多管齐下。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医院补偿机制,让医院回归公益本性。
加强监管是关键。要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包括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形成监管合力。
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最重要的是要依法治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成本,让医院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审计亮剑只是开始,解决医院乱象需要持久努力。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最终要建立长效机制,让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这不仅关系到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