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寒潮中,曾经遍地开花的经济型酒店正经历严峻考验。
浩华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型酒店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同比下滑8%,平均入住率跌破52%的荣枯线。
反观完成智能改造的门店,RevPAR平均高出行业12%;采用“核心员工+灵活用工”模式的酒店,人力成本下降18%。
业内预计,年内将有超1500家经济型酒店启动存量改造,以应对市场寒冬。
01
行业寒冬
经济型酒店 RevPAR 同比下降 8%,平均入住率跌破52%,这一数据揭示了行业正面临的严峻挑战。
曾经依靠快速扩张占据市场的经济型酒店,如今不得不面对需求放缓、竞争加剧的现实。
酒店业整体都感受到了压力。最新数据显示,全球酒店集团希尔顿和IHG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RevPAR增长也仅有0.1%。
君亭酒店在三季报中坦言,当前中国酒店行业在企业差旅与会演需求减少及供需失衡压力下,延续了上半年的调整格局。
02
存量改造
面对市场寒流,存量改造成为不少酒店的选择。
业内预计,年内将有超过1500家经济型酒店启动改造计划,通过产品升级提升竞争力。
柏曼酒店的案例提供了有力证明。该品牌通过对武汉一家精途酒店进行改造,在保证住客体验的前提下,提供了“量体裁衣”式的产品方案。
改造后,该酒店试营业期间综合单房收益单月同比改造前提升了130元,开业后连续3天满房。
03
成本控制
在提升收入的同时,控制成本也是酒店度过寒冬的关键。
采用“核心员工+灵活用工”模式的酒店,人力成本下降了18%,这在RevPAR下滑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老旧物业改造成为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城市里不少“老面孔”物业悄然变身,曾经的企业总部、闲置写字楼甚至烂尾楼,摇身一变成了酒店。
对酒店集团来说,拿下这些物业不用从零开始建楼,能快速切入目标市场、拓展业务版图。
04
市场新动向
酒店转让平台指点网的市场调研发现,酒店投资人观望情绪正在蔓延。
与此同时,连锁化持续增长,单体酒店生存压力加大,“老破小”酒店面临淘汰命运。
酒店营销渠道日趋多样化,这也要求今天的酒店投资人要更专业,懂管理,懂营销,懂自媒体。
根据戴德梁行发布的报告,当前中国酒店行业已步入存量竞争时代,随着运营体系日趋成熟,行业整体仍面临经营毛利润率偏低的问题。
酒店业的转型之路已然开启。业内预计,随着超1500家经济型酒店启动存量改造,一场行业洗牌即将到来。
改造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正如戴德梁行报告所指出的,中国酒店业已进入存量时代,运营成熟但利润承压,需靠专业资产管理提升收益——既优化底层资产质量,也丰富酒店融资选择。

长按图片关注公众号
每天酒店新闻和物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