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交易市场的动态,正悄悄揭示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最近,厦门海沧港区一幅近4公顷的物流仓储用地被厦门建发海丝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3000万元竞得。
同期,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内,江苏安德福仓储有限责任公司也拿下了一块3.26公顷的二类物流仓储用地。
这些看似独立的交易,共同指向一个趋势:工业地产正明显向物流仓储与先进制造领域倾斜。
01
物流仓储用地成交活跃
今年以来,多个城市的土地市场中,物流仓储用地交易频繁。
除了厦门和南京,全国多地都出现了类似的地块成交记录。
在厦门,海沧港区已成为物流企业布局的热门区域。
仅在过去几个月,该区域就成功出让了多幅物流仓储用地,包括厦门中谷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以2900万元竞得的H2025G02地块。
南京市场同样表现活跃,江苏安德福仓储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在10月初以1549万元竞得宁新区2025GY15地块。
随后又在10月13日以1002万元拿下了另一幅位于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的物流仓储用地。
这些密集的交易显示了物流仓储设施需求的快速增长。
02
东南亚市场成布局新热点
当国内企业在沿海城市加紧布局物流网络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市场。
越南、泰国等国家正成为中资企业供应链布局的新焦点。
数据显示,越南已率先成为多家跨国企业的物流枢纽节点,而泰国凭借其地理位置与政策红利,进一步放大了区域供应链价值。
以海丰国际与海信集团的合作为例,两家企业在泰国曼谷合资成立了“海丰物流亚洲(泰国)有限公司”,通过高频航线网络覆盖和智能物流系统部署,直接响应驻泰制造业客户对降本增效的需求。
这种“物流+制造”的深度融合,不仅降低库存周转成本约20%,还通过实时供需匹配提升了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03
工业地产演进逻辑
工业地产向物流与先进制造倾斜的背后,是全球供应链重构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供应链管理的不断优化,推动了对高效物流设施的需求。
同时,制造业的升级对工业空间提出了新要求,不再是传统的标准化厂房,而是能够满足先进制造需求的灵活空间。
面对土地资源有限的挑战,“工业上楼”模式正在悄然颠覆人们对传统工厂的概念。
在乐清,引领数智科技产业园通过“层层首层、幢幢相连”的立体规划理念,使厂房容积率从原来的1.0跃升至6.0,相当于在原有土地上再造6倍产业空间。
大吨位货梯配合双环岛运输系统,让货车可直达各楼层,有效破解了垂直物流难题。
04
未来趋势与展望
展望未来,工业地产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一方面,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和供应链的不断进化,要求物流和仓储设施具备更高的灵活性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绿色建筑标准和能效管理将成为工业地产开发的重要考量因素。
自动化与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深化。
通过引入自动化仓储系统、智能分拣设备以及物联技术,物流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据行业预测,随着东盟各国加大基建投入和政策扶持,未来三年区域内物流效率有望提升30%以上,成为全球制造业供应链重构的核心战场。
随着东南亚地区制造业集群的扩张和跨境贸易增长,泰国公司的战略定位已不仅覆盖东盟国家,还通过航线网络延伸至欧美及中东地区。
这种“立足东盟、联动全球”的布局策略,正成为企业应对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重要路径。
工业地产的流向,从来都是经济风向标的真实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