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价罚单:199元套餐换来20万元罚款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了一批医疗广告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一则案例引发广泛关注:某医疗美容机构因推出"199元超值美容套餐"广告,被处以20万元罚款。这笔相当于广告费用数倍的罚单,向医疗行业发出了强烈的监管信号。
据了解,该医美机构在多个网络平台投放广告,宣称"199元享受原价2999元美容套餐",包括"超声刀除皱""水光针补水"等项目。经查实,这些广告存在多重违法问题:一是虚构原价,所谓的"2999元原价"从未实际成交过;二是对医疗效果作保证性承诺,使用"一次见效""彻底祛皱"等违规用语;三是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发布医疗广告。
二、执法细节:多重违法行为的叠加处罚
市场监管部门在调查中发现,该机构违法行为并非单一存在,而是多重违法行为的叠加。首先,在价格标注方面,该机构无法提供2999元原价的销售记录,涉嫌价格欺诈。其次,在广告内容方面,使用了《广告法》明令禁止的保证性承诺用语。
更重要的是,该机构未按照《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根据规定,发布医疗广告前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审查,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后方可发布。而该机构在未取得证明的情况下,已在多个平台投放广告达三个月之久。
执法人员表示,之所以开出20万元的重磅罚单,是基于多项违法行为的叠加处罚。其中,虚假宣传罚款10万元,无证发布医疗广告罚款5万元,使用违禁用语罚款5万元,总计20万元。
三、行业乱象:医疗广告成违法重灾区
医疗广告一直是广告违法的重灾区。市监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查处医疗广告违法案件1.2万件,同比增长23%。违法主要表现为: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广告、使用患者名义作证明、对疗效作保证性承诺、虚构原价虚假折扣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医美行业成为违法高发区。一些机构利用消费者追求美的心理,通过低价引流、效果保证等方式吸引客户,实际服务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猫腻。有的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到店后,再通过话术推销高价项目;有的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还有的甚至由无资质人员操作医疗项目。
网络平台成为医疗广告违法的新阵地。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上的医疗广告往往以"科普""分享"形式出现,规避广告监管。一些机构还通过素人探店、用户体验等方式进行软性广告宣传,增加了监管难度。
四、消费者陷阱:低价背后的重重套路
199元的医美套餐听起来很美好,但背后往往隐藏着多重消费陷阱。多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这类低价套餐通常是机构的"引流工具",到店后才会发现其中的套路。
李女士的经历很有代表性:"看到199元做超声刀的广告很心动,但到店后医生说我的皮肤状况不适合做超声刀,推荐了6800元的套餐。最后没抵住推销,花了比预期多几十倍的钱。"
还有消费者遭遇了"附加费用"陷阱。李女士说:"广告上说199元全包,但做的时候又说要加收敷料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最后实际支付了1000多元。"
更严重的是,一些机构使用非正规产品。王女士投诉称:"做完199元的水光针后皮肤过敏,后来才知道用的不是正规产品,而是假冒伪劣的填充剂。"
五、维权指南:消费者如何识别违法医疗广告
面对五花八门的医疗广告,消费者该如何识别真伪?市场监管部门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看广告审查证明:正规医疗广告都会标注广告审查文号,如"医广审字第XX号"。消费者可以要求机构出示审查证明,也可在卫健委官网查询真伪。
二辨广告内容:凡是包含"保证治愈""无效退款"等承诺性用语,或使用患者前后对比图的广告,都涉嫌违法。医疗广告不得宣传疗效,只能客观介绍服务项目。
三查机构资质:消费者可通过卫健委官网查询医疗机构和医师的执业资质,确保机构和人员都有合法资质。
四防价格陷阱: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促销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医美服务成本较高,过低价格往往难以覆盖成本,可能存在消费陷阱。
六、行业影响:推动医疗广告走向规范
这起典型案例的通报,在医疗行业引发强烈反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推动医疗广告走向规范化发展。
某三甲医院宣传科负责人表示:"重罚案例具有警示作用,促使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广告合规。我们医院已经开展广告自查,确保所有发布内容都经过审查备案。"
广告平台也开始加强审核。某电商平台广告审核部门表示:"我们已经升级医疗广告审核规则,增加人工复核环节,对医疗类广告实行更严格的准入标准。"
行业组织也在积极行动。中国医疗美容协会正在制定行业自律规范,要求会员单位严格遵守广告法规,杜绝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结语
199元套餐换来20万元罚单,这起典型案例反映出监管部门整治医疗广告乱象的决心。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医疗广告将逐步走向规范化,消费者权益将得到更好保障。
对医疗机构而言,必须牢固树立合规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广告宣传。只有诚信经营、规范宣传,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消费者而言,要提高辨识能力,不轻信夸张宣传,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遇到侵权问题及时投诉举报。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规范有序的医疗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