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医疗企业港交所 IPO 热潮:成因与影响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2024 年的港交所成为医疗健康企业的聚焦点。据披露易信息,截至 12 月 15 日,已有 47 家医疗健康企业在此提交了多达 61 次招股书,这一数据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行业动态与市场趋势。
从时间分布来看,11 月至 12 月中旬这段时间更是呈现出爆发态势。11 月共有九家企业提交招股书,创下全年单月最高纪录,12 月前半月也有五家企业加入申请上市的行列。其中,翰思艾泰、大众口腔、维立志博、银诺医药、东阳光药业等企业首次向港交所递出上市申请,开启资本征程;而轩竹生物、长风药业等则在经历了科创板的尝试后,转而选择在港交所寻求上市机会,为自身发展谋求新的突破。
探究这股热潮的背后成因,政策因素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2024 年 4 月 19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针对资本市场与香港合作的措施,明确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这一政策导向为医疗健康企业提供了清晰的信号,使得众多企业将目光投向港交所,希望借助香港的国际金融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加速企业的发展步伐。
与此同时,10 月 18 日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宣布的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上市热情。此次优化涵盖了完全符合规定的上市申请以及合资格 A 股公司在港上市申请,使得上市流程更加高效、透明,降低了企业的上市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增强了企业上市的信心和积极性。
然而,这一现象也与 A 股市场的 IPO 形势变化息息相关。自 2023 年 8 月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 IPO 节奏后,IPO 准入门槛显著提高,申报受理、上会等环节的进程明显减缓。据不完全统计,2024 年以来,A 股 三大交易所已有 50 多家医疗健康相关企业撤回材料,IPO 审核终止。这些企业涵盖广泛,既有在生物医药创投圈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它们曾吸引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在创新产品研发上有着广泛布局;也有经营多年、已具备一定收入规模的成熟公司。面对 A 股市场的严格审核与上市难度的增加,许多医疗健康企业纷纷转向港交所,试图在香港的资本市场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总体而言,2024 年医疗健康企业扎堆港交所 IPO 的现象,是政策引导、市场机制优化以及 A 股市场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股热潮不仅为医疗健康企业带来了融资发展的契机,也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反映出医疗健康行业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然而,企业在积极寻求上市的过程中,也需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格局以及资本市场的风险与机遇,确保能够在上市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为医疗健康行业的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