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美妆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曾经的美妆巨头们面临着诸多挑战,欧莱雅也不例外。然而,在传统美妆业务增长乏力之际,医美市场的蓬勃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医美正逐渐成为欧莱雅等美妆企业的新增长点。
从欧莱雅的财报数据来看,其业绩增长面临着一定压力。2024 年前三季度,欧莱雅集团销售额虽有 6% 的增长,但北亚市场尤其是中国的高档产品部门却遭遇了相对严重的下滑,第三季度北亚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 4。4% 至 19。55 亿欧元。 曾经作为增长引擎的高档化妆品业务,如今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下滑,而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自 2023 年更名以来,却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2024 年前三季度该部门营收同比增长 11。3% 至 53。93 亿欧元,成为集团旗下增长最快的部门。
面对这一形势,欧莱雅加快了在医美领域的布局步伐。今年 8 月,欧莱雅宣布收购瑞士护肤品集团 galderma 高德美 10% 的股份,高德美作为纯皮肤科学领域的头部企业以及全球最大的注射美容公司之一,其高增长的医美业务为欧莱雅所看重,双方还将在皮肤病学、皮肤生物学、诊断工具和评估工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建立战略科研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12 月 8 日有消息称,欧莱雅近日投资了国内高端医疗美容连锁机构 “颜术医美”,通过与颜术医美的合作,欧莱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医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快速调整自身的产品与服务策略,同时也有助于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完整的医美产业链条。
事实上,欧莱雅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美妆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医美赛道。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医美市场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 根据德勤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 2023 年度洞悉报告》,中国医美市场 2023 年增速预计达到 20%,市场规模超 2000 亿元人民币。 中信证券的研报也指出,医美行业兼具医药与消费双重属性,产品驱动与高经营能力的结合,使得医美行业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合规替代加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张。
对于美妆企业而言,涉足医美领域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化妆品和医美业务在目标消费群体、产品特性及营销渠道等方面存在较高的契合度,企业可以进一步拓宽产品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开辟新的增长点。 比如贝泰妮 2023 年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8。42%,产品均价为护肤品类的超两倍,且仍在持续投入研发和申报新的医疗器械产品;2024 年 7 月,珀莱雅推出医美光电项目的配合使用产品。 另一方面,美妆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和供应链优势,能够为其在医美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加速其在医美市场的布局和拓展。
然而,医美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欧莱雅等美妆企业想要在医美赛道上脱颖而出,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首先,美妆企业大多以品牌运营或渠道运营模式为主,在新技术研发以及新产品生产上并不具备绝对优势,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消费者对医美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创新性的高要求。 其次,专业线和日化线的商业模式存在巨大差异,美妆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医美行业的特点和规律,建立适应医美业务发展的运营管理体系和专业服务团队。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涌入医美领域,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的选择增多,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也是美妆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医美市场的广阔前景依然吸引着欧莱雅等美妆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和布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长,医美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美妆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对于欧莱雅们来说,能否在医美赛道上成功突围,实现美妆业务与医美业务的协同发展,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值得市场和消费者拭目以待。
总之,医美市场的崛起为欧莱雅等美妆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成为其业务拓展和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在这片充满潜力的蓝海中,美妆企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在医美赛道上占据一席之地,实现新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