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政策与医药创新动态
西藏医保局发布防骗声明
9 月 10 日,“西藏发布” 消息显示,因近期有社会人员冒充自治区医保局员工推销 “商业健康保险”,西藏医保局特此严正声明,称该局从未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推销此类产品,提醒参保群众提高警惕,避免受骗,若遇可疑情况可致电医保局办公室核实。
国务院批复《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9 月 10 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布,国务院已对《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做出批复,原则上同意该方案。批复强调,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关键举措,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医保支付改革助力分级诊疗
国家医保局推进按病种付费3.0版分组方案,通过医保支付引导群众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同时扩大医保基金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范围,缓解资金压力。
清华长庚医院携三项 AI 成果亮相服贸会
9 月 10 日至 14 日,2025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于卫生健康领域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展区,展示了全息数字人 “融融”、“AI 肝胆超级医生” 系统以及智能口服片剂核对机等三项人工智能医疗成果,展现出在 “人工智能 + 医疗健康” 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应用成效。
朱军教授公布 DEB 研究最终结果
第 28 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 9 月 10 日至 14 日在山东济南举办。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公布全球首个针对初治 DEL 的 Ⅲ 期注册临床研究 ——DEB 研究最终成果,显示西达本胺联合 R-CHOP 治疗 MYC 和 BCL2 双表达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试验组无事件生存期显著优于对照组,该联合方案也被纳入《CSCO 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初治 DEL 患者 Ⅰ 级推荐。
二、医疗反腐热点
上海启动医疗反腐专项行动
9月9日,上海卫健委等十四部门发布任务分工方案,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聚焦高值耗材、设备、招投标等环节,加大行政执法和司法办案力度。
深圳医疗反腐持续深入,采购环节成重点
深圳市近年来聚焦医疗卫生领域密集反腐。近期,宝安区卫健局副局长陈锦隆因违规插手医疗设备采购、物业管理及为医疗行业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此举是当地医疗反腐风暴的一部分,该领域一年来已查处111名干部。深圳为此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向市属公立医院选派专职纪委书记专司监督,以及推行药品集团化采购改革以从制度上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中纪委曝光高额医疗设备回扣案
医药领域反腐持续受到关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此前曝光了一起典型案例: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原院长在讨论购买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时,不顾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反对,执意以3520万元买入,从中吃掉了1600万元的回扣。此类案件凸显出医疗设备采购环节的腐败风险。
医药代表合规管理加强
国家要求医药代表在医疗机构内实行“三定两有”管理,推动医药企业规范经营推广业务,净化医药购销秩序。
三、医院倒闭或拍卖
鲁西南医院将进行第五次拍卖
鲁西南医院有限公司名下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建(构)筑物所有权等不动产将于 9 月 15 日 10 时至 16 日 10 时,在京东拍卖破产强清平台进行第五次公开拍卖。此次起拍价为 1.76 亿元,相比首次拍卖的 4.13 亿元,价格已累计下降近 2.37 亿元,降幅达 57%。山东省阳谷县人民法院今年 3 月 12 日已裁定宣告该医院破产。
重庆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破产清算
该二级医院因经营不善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最终走向破产清算,法院已启动破产资产处置。
重庆全域肿瘤医院破产
这家总投资30亿元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因严重资不抵债,宣布全面停工停产,负债达5.2亿元。
成都民生福音耳鼻喉专科医院破产
6月24日,该三级专科医院被申请破产,成为近期又一家倒闭的民营医院。
三、医疗事故纠纷与违规
佛山一医院因医疗事故被处罚
广东佛山一女子在佛山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微创手术后,因并发症导致自主呼吸丧失并最终脑死亡离世。经两级医学会鉴定,广东省医学会判定医院存在多处不当行为,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佛山市卫健局已介入调查,确定医院承担主要责任,对医院给予警告并罚款 2 万元的行政处罚,涉事医务人员的处理程序仍在推进中。
术后纱布遗留体内11年,医院被判赔39万
湖南省一名女子因2010年的一次妇科手术(卵巢畸胎瘤切除)后,长期遭受腹部不适困扰。直至2021年8月,她在另一家医院接受手术时,才发现腹腔内竟遗留有一块纱布,且已与组织粘连形成肿块,最终不得不行肿块和部分回肠切除手术。2022年,当地医学会鉴定该病例构成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医院承担完全责任。2024年,该女子被评定为九级伤残。此后,她将涉事医院诉至法院。近日,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判处涉事医院支付该患者各项赔偿共计39万余元,驳回了医院的上诉。
诊所医生未做皮试致患者死亡,获刑一年
2022年11月,一名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到某诊所就诊,医生吴某在未按规定进行青霉素皮试的情况下,即为患者输注了包含青霉素、头孢曲松等多种抗生素的混合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很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经省医学会鉴定,该病例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调查还发现,吴某并未依法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2025年,当地法院一审判决认为吴某作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医疗事故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吴某另需承担民事赔偿20万元。
四、医疗美容
广东普宁女子打瘦脸针中毒进 ICU
广东普宁市林女士在普宁市流沙美人鱼美容美发店注射瘦脸针后中毒进入 ICU,已花费近 30 万元。普宁市卫生健康局查明该场所未在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登记,属非法医美机构,8 月 28 日,当地街道执法队已将其查封。美容院负责人曾支付 10.75 万元医疗费,后提出私了遭拒并失联,目前该美容美发店已于 5 月 15 日注销。
浙江新政支持合规医美发展,鼓励开设医疗整形美容专科
在浙江省13部门联合发布的促进健康消费举措中,医疗美容作为特色健康服务被纳入支持范围。文件明确:鼓励医疗机构开设包括医学整形美容和抗衰老在内的新型特色专科服务。按照“一院一品”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开设2个以上新型特色专科门诊,并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卫生院尝试开设。同时,文件要求完善新型特色专科服务的诊疗技术规范和价格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此举旨在通过增加优质、规范的供给,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并引导行业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