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政策动态
国家药监局发布处方药网络零售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
9 月 8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处方药网络零售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处方药销售前,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向消费者充分告知风险警示信息,并经消费者确认知情,同时不得通过买赠等方式赠送处方药,还需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
国常会审议通过《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国务院总理李强于2025年8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核心内容包括:要把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加强慢性病防治、康复护理等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水平,便利群众就近就医,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同时,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政策协同发力,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完善医保支付等政策,扩大用药种类,提升基层看病就医保障能力。此举旨在全面夯实医疗卫生体系基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浙江出台13部门联合举措促进健康消费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于2025年9月5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消费 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若干举措》的通知。方案要点包括:增加自费疫苗接种服务供给(费用可由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推动创新药械加快进入医疗机构并完善医保支付管理、加快临床新技术应用并开辟绿色通道、丰富“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场景、加强全民健康体检服务、鼓励中医药健康消费、创新AI医疗健康服务、改善就医体验、培育健康平台经济、探索国际医疗健康服务、开设新型特色专科、支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该方案旨在优化健康服务供给,消除限制健康消费的政策障碍,预计到2030年全省健康服务消费每年增加100亿元以上。
医疗反腐热点
多省展开医院巡查行动聚焦医疗腐败问题
今年,河南、四川、江苏等多地率先启动 2025 年医院大巡查,此次巡查不仅涉及大型医院,还深入到县乡级基层医疗机构。例如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曾派出四个巡察组进驻多家机构,甘肃东乡县也有八个巡察组对县级各大医院展开巡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计划 9 月初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巡查,巡查均将医疗腐败纳入重点考察目标。
医药代表向33名医生行贿近200万获刑
2025年8月,江西省高安市法院宣判一起医药领域“带金销售”案件。医药代表黄某云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行贿细节为委托其向高安市两家医院的33名医生支付药品回扣,总额高达192.6288万元,以换取其代理的中药配方颗粒销量提升。回扣比例一般为开药金额的8%-15%,其采用现金交易、使用信封分装等隐蔽方式操作。此案东窗事发后,黄某云因犯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其上线雷某根另案处理。涉案医生均被要求退缴赃款,其中单人最高退赃达32万元。此案是近年来医药反腐风暴中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带金销售”潜规则的运作细节及其法律后果。
福建一三甲医院原检验科主任借采购敛财被查
福建省纪委监委近日通报了五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案件详情:某三甲医院检验科原主任滕某利用医疗耗材采购职权非法敛财的问题。通报指出,滕某在2008年至2022年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利用其担任检验科主任的职务便利,在医疗耗材采购中为他人提供帮助,并非法收受财物,致使医院运营成本虚高,加重了群众就医负担。此外,她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目前,滕某已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其涉嫌犯罪问题已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该案例反映了医疗领域反腐深入基层、打击“靠医吃医”行为的决心。
医院倒闭或拍卖
山东鲁西南医院第四次拍卖流拍
9 月 8 日 10 时,山东鲁西南医院第四次拍卖截止,因无人报名而竞价失败。该医院此次起拍价为 2.16 亿,相比首轮拍卖起始价已降价近 2 亿元。法院此前已裁定对鲁西南医院有限公司及山东瑞泰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质合并破产清算,查明两家公司资产总额 6.6 亿,负债 12.6 亿,已资不抵债。
株洲汇加肿瘤医院再次申请停业延期
2025年8月底,株洲汇加肿瘤医院(一家二级肿瘤专科医院)向当地卫健委提交了再次停业延期申请,停业时间计划从2025年8月1日延长至12月31日。该医院曾是2019年株洲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宣称总投资规模达10亿元,一期编制床位500张。然而,运营期间实际仅开设病床101张,最终难以维持。该医院的停摆是2025年又一家巨额投资民营医院陷入困境的案例,揭示了专科民营医院,即便是肿瘤专科这样的热门领域,若定位不清、运营不善,同样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唐山南湖医院停诊
2025年2月,媒体曝出投资超20亿元、运营达7年多的大型三级综合性民营医院——唐山南湖医院门急诊全面停诊,住院患者被安排紧急出院或转院。医院规模:该医院是“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教学医院”,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680张,设有临床科室41个、医辅医技科室15个,员工1400余人。其停诊原因尚未有官方详细说明,但如此规模的民营三甲医院停摆,无疑再次敲响了民营医疗市场盲目扩张和运营模式的警钟。
重庆全域肿瘤医院破产清算
2025年1月,重庆全域肿瘤医院官方微信号发布《破产债权申报公告》,公告称该院已全面停工停产,且严重资不抵债。这家现代化三级肿瘤专科医院于2022年7月才开业,设计总床位达1700张,投资总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然而,截至破产前,其资产8.12亿元,负债5.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负3.48亿元。2025年1月启动清算后,132名员工被解约。该案例堪称“最短命”的大型民营肿瘤医院之一,凸显了民营医院在巨额投资、快速扩张背后可能隐藏的巨大风险。
医疗事故纠纷与违规
广东佛山一医院因医疗事故被处罚
广东佛山一名女子在佛山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微创手术后,因并发症导致脑死亡离世。经广东省医学会鉴定,医院存在多处不当行为,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佛山市卫健局介入后,明确医院承担主要责任,对其作出警告并罚款 2 万元的行政处罚,涉事医务人员的处理程序仍在推进中。
术后纱布遗留体内11年,医院被判赔39万
湖南省一名女子因2010年的一次妇科手术(卵巢畸胎瘤切除)后,长期遭受腹部不适困扰。直至2021年8月,她在另一家医院接受手术时,才发现腹腔内竟遗留有一块纱布,且已与组织粘连形成肿块,最终不得不行肿块和部分回肠切除手术。2022年,当地医学会鉴定该病例构成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医院承担完全责任。2024年,该女子被评定为九级伤残。此后,她将涉事医院诉至法院。近日,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判处涉事医院支付该患者各项赔偿共计39万余元,驳回了医院的上诉。
诊所医生未做皮试致患者死亡,获刑一年
2022年11月,一名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到某诊所就诊,医生吴某在未按规定进行青霉素皮试的情况下,即为患者输注了包含青霉素、头孢曲松等多种抗生素的混合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很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经省医学会鉴定,该病例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调查还发现,吴某并未依法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2025年,当地法院一审判决认为吴某作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医疗事故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吴某另需承担民事赔偿20万元。
丽江开展一个月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卫生健康局发布公告,决定于2025年9月6日至10月10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之后转入常态化治理)。打击重点包括:严厉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医保欺诈骗保行为;严厉打击无证经营的“黑诊所”、游医、假医;严厉打击生活美容场所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等行为。公告鼓励广大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电话等多种方式举报相关违法行为。此举旨在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障群众就医安全。
医院与医药创新动态
东南亚肿瘤专家与中国共商肿瘤中心建设合作
9 月 5 日至 7 日,2025 肿瘤学术与人工智能应用(昆明)交流会与东南亚肿瘤医学中心建设合作昆明对接会同步举行。来自老挝、缅甸等东南亚五国肿瘤专家,与国内肿瘤医疗专家围绕肿瘤中心建设、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应用等展开交流。会议期间达成多项合作成果,大理州人民医院与柬埔寨中央医院签署远程 3D 医学打印中心合作备忘录等。
更新版《成人2型糖尿病口服三联优化方案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国内首个关于口服降糖药物三联方案的专家共识——《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三联优化方案(二甲双胍+二肽基肽酶 4 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 抑制剂)中国专家共识(2025 年更新版)》近日发布。新版共识的三大亮点:一是制定方法和过程更加明确规范,参考了最新国际证据分级标准;二是设立了独立章节,使“三联方案临床应用推荐”阐述更加详细;三是更新了药物应用进展,针对临床口服药物降糖管理遇到的多种问题,提供了11种优化药物使用的推荐意见。该共识为临床医生优化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医疗美容
广东普宁女子注射瘦脸针中毒涉事美容院失联
广东普宁 29 岁女子晓云在当地 “美人鱼时尚美容会所” 注射瘦脸针后,因严重肉毒中毒在多家医院 ICU 抢救一个多月,至今仍需气管插管维持呼吸。该美容院藏身居民楼,不具备医疗资质,在支付 10 万多元医疗费后,美容院负责人提出私了被拒,随后将受害者家属拉黑并失联,目前该场所已被执法队查封。
丽江专项行动将非法医美列为打击重点
在丽江市古城区卫生健康局于2025年9月6日发布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公告中,非法医疗美容被列为三大重点打击领域之一。公告明确要严厉打击无任何行医资格的个人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医师到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生活美容美发场所未取得合法资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等行为,并严肃查处利用宾馆酒店、会所、居民住宅等场所违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这表明政府对非法医美行为的监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浙江新政支持合规医美发展,鼓励开设医疗整形美容专科
在浙江省13部门联合发布的促进健康消费举措中,医疗美容作为特色健康服务被纳入支持范围。文件明确:鼓励医疗机构开设包括医学整形美容和抗衰老在内的新型特色专科服务。按照“一院一品”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开设2个以上新型特色专科门诊,并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卫生院尝试开设。同时,文件要求完善新型特色专科服务的诊疗技术规范和价格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此举旨在通过增加优质、规范的供给,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并引导行业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