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海南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引导规范民营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将严格控制二级及以下民营医疗机构的审批。这一政策调整标志着我国民营医疗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一、审批政策重大调整
根据征求意见稿,海南省将原则上不再新增审批二级及以下的民营医疗机构,仅保留三类机构的审批通道:
1. 特定三级专科医院
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整形外科、康复医院等。
2. 特殊医疗服务机构
疗养院、护理院等。
3. 专业医疗服务中心
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省临床检验中心及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
这意味着普通综合医院、一级二级专科医院的设立窗口正在关闭。
二、政策背后的深层考量
海南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政策调整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1. 避免重复建设
目前部分地区民营医疗机构已出现饱和现象,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
2. 引导错位发展
鼓励民营资本投向公立医疗的薄弱环节和特色领域。
3. 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推动民营医疗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三、民营医疗转型方向
文件明确了民营医疗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1. 特色专科服务
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等公立医院相对薄弱的领域。
2. 高端医疗服务
个性化体检、特需医疗及国际医疗服务。
3. 商业健康保险合作
推动民营医院与商业保险深度对接。
四、配套支持政策
在收紧审批的同时,文件也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
1. 人才培训平等化
专业技术培训向民营医院平等开放名额。
2. 纳入医联体/医共体
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加入公立主导的医疗集团。
3. 医保准入一视同仁
符合条件的民营机构纳入医保,与公立同等管理。
五、行业影响与展望
业内专家认为,海南的政策释放出明确信号:
1. 数量扩张时代结束
依靠简单复制、低水平竞争的办医模式将难以为继。
2. 价值医疗时代来临
未来民营医院必须走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3. 全国趋势初现
海南可能只是一个开始,类似政策或将在全国逐步推开。
该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民营医疗发展进入新阶段。对于民营医院的投资人和管理者来说,及时调整战略、找准定位,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