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拳整治医美乱象:央视曝光后全省突击检查,多家机构被立案查处
2025年8月初,央视播出《财经调查》专题报道,直击广东省医美行业存在的严重违规问题。节目播出后,广东省卫健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医美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截至8月15日,广州、深圳等地已有23家医美机构被立案调查,5家机构被责令停业整顿。
一、央视曝光触目惊心:水光针乱象丛生
央视记者历时两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广东省部分医美机构在水光针等注射类项目上存在严重违规行为:
1. 韩妃整形医院:消毒产品问题严重
记者暗访发现,该院使用的部分消毒产品已过期,注射室环境检测菌落数超标3倍。更令人震惊的是,有护士将已开封的麻醉药品多次使用在不同顾客身上。"这些行为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可能传播乙肝、HIV等血液传染病。"广东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表示。
2. 姬妍兮诊所:违规使用医疗器械
该诊所使用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水光注射仪,且操作人员无相关资质。记者获取的内部培训视频显示,负责人要求员工"如果顾客问起,就说仪器是韩国进口的"。经查,该设备实为国内小作坊生产,成本不足2000元,却以"进口高端仪器"名义收取每位顾客上万元费用。
3. 遇见美科技美容店:无证行医猖獗
这家隐藏在深圳某写字楼内的"美容工作室",既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操作人员也无医师资格证。暗访中,自称"院长"的王某仅经过7天培训就为顾客注射水光针,当记者质疑其资质时,她表示:"这又不是手术,打针谁不会?出了问题溶解掉就行。"
二、雷霆出击:广东开展专项整治
节目播出当晚,广东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连夜主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专项整治工作:
1. 突击检查全覆盖
全省组成132个检查组,对重点区域、重点机构开展"四不两直"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广州市卫健委医政处负责人介绍:"我们采取'白+黑'模式,白天查资质、晚上查手术,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2.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开通24小时举报专线,实行"接诉即办"。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告诉记者:"仅8月13日一天就接到投诉举报87起,目前已全部转办核查。"
3. 强化行刑衔接
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广州市公安局通报,已对韩妃整形医院实际控制人李某等5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三、行业震动:医美市场面临洗牌
专项整治行动在医美行业引发强烈反响:
1. 消费者维权意识觉醒
广东省消委会数据显示,8月以来医美投诉量同比激增300%,主要涉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效果不符等。广州大学生小林告诉记者:"我在某机构打了3次水光针没效果,看到报道才知道用的是生理盐水,已经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2. 正规机构迎来发展机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整形科主任表示:"最近来咨询的求美者明显增多,他们都要求查看医生资质和药品批文。"某连锁医美机构负责人透露:"虽然短期业绩受影响,但长远看行业规范是好事。"
3. 行业面临深度调整
广东省美容美发协会会长分析:"预计未来半年内,30%不合规的小型机构将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四、长效机制:多管齐下规范行业发展
广东省卫健委表示,将采取以下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1. 完善法规标准
正在制定《广东省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医美机构分级管理、药品器械追溯等作出具体规定。
2. 加强智慧监管
建设全省统一的医美机构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一户一档"动态管理。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机构资质、医生执业等信息。
3. 强化行业自律
推动成立广东省医疗美容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自律公约。"我们正在建立医美机构'红黑榜'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广东省卫健委监督处处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