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多,天还没亮透,王女士和两个朋友在睡梦中被"砰"的一声巨响吓醒。广州如家酒店NEO珠江新城店的天花板消防水管突然爆开,浑浊的水像开了闸似的往下灌。三个女生连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往外跑,衣服、行李全泡在脏水里。这场7月31号发生的意外,把她们的广州旅行搅得一团糟。
从天而降的污水
"跟发洪水似的,水哗哗往床上冲,白床单瞬间变成黄褐色。"王女士说起这事还心有余悸。她们当时住的房间在酒店高层,消防水管爆裂后,混着铁锈的脏水把三人的行李箱浇了个透。真丝裙子、新买的鞋子、几千块的护肤品全泡在污水里,化妆品盒子上的标签都泡糊了。
酒店维修工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把水管修好,但损失已经没法挽回。那天她们只能待在酒店,哪儿也去不成。最麻烦的是退房时,因为等着酒店清洗泡坏的鞋子,三人不得不改签高铁票,白白多花了好几百。
赔偿卡在哪儿
订房的去哪儿网倒是爽快,当天就把990元房费退了。可到了赔偿物品损失这块,酒店和客人就僵住了。酒店咬定要提供每件东西的购买凭证,说保险公司要根据发票按折旧价算钱。但王女士她们有些东西是朋友送的,有些是国外买的,哪来的发票?
"保险公司估的价太低了,我那件真丝连衣裙买的时候三千多,他们就说只值五百块。"同行的Seven女士气得直摇头。更让她们憋屈的是,刚开始酒店经理还松口说差价可以商量,等她们退房回了上海,对方就换了口气:"不满意就走法律程序"。这话听着像打发人。
姑娘们列出的损失清单从九千多涨到两万,连误工费都算进去了。8月5号酒店提出给2400元"精神补偿",她们没接受——东西都没赔明白,谈什么精神损失?到今天都8月8号了,保险定损还是没结果,卡在"凭证不全"这个死胡同里。
谁该担这个责
酒店经理解释说,爆的是消防管道,里面水存久了难免脏。虽然每月都有维保公司检查,但这次怎么就爆了,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有意思的是,这家店开了这么多年,头回碰上这种事。
懂行的律师朋友告诉姑娘们,酒店买保险是它的事,该赔的钱一分不能少。就算没购物小票,只要能证明东西确实是在酒店泡坏的,照样能按市场价索赔。现在就看酒店愿不愿意认这个理。
经济酒店的尴尬
这事儿戳中了经济型酒店的软肋。出事后除了换房和帮着洗衣服,酒店就拿不出像样的补救措施。特别是化妆品、电子产品这类遇水报废的东西,前台姑娘只能反复说"等保险公司处理"。
最寒心的是三人里的金会员,以前出差都住如家。她红着眼圈说:"冲着品牌来的,结果搞成这样。现在听见'如家'这俩字就心里发毛。"暑假旅游旺季还没过,连住客基本安全都保障不了,经济型酒店这招牌还要不要了?
还在扯皮中
到今天这事过去整九天了。酒店那边说"正在加急处理",上海的三个姑娘守着泡过水的行李箱干着急。她们在手机里建了个维权群,每天轮番给酒店打电话,得到的回复永远是"等通知"。
这场半夜水管惊魂,赔钱都是小事,关键是让人心里不踏实。对酒店行业来说,该想想怎么防止再出这种幺蛾子,真出了事也别把客人当皮球踢。毕竟招牌砸了,想再立起来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