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网> 商产资讯> 资讯详情
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被打还手即互殴”成为历史!
发布时间:2025-07-10 16:19:54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起冲突在所难免,要是被人打了,还手自卫,却可能被认定为互殴,两边都得受罚,这事儿想想就憋屈。不过,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这种情况不会再有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 2025 年 6 月 27 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其中明确规定,公民面对不法侵害,有权采取防卫性措施,这就意味着 “被打还手即互殴” 成为了过去式。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第 19 条中新增规定:“为了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造成损害的,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受处罚;制止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较大损害的,依法给予处罚,但是应当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不予处罚。” 这一规定,明确了公民在治安管理领域的防卫权,也为公安机关处理相关案件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

 

一、新规落地:终结"各打五十大板"时代

过去二十年,"被打还手算互殴"的执法逻辑让无数普通人陷入两难境地。菜市场里为争摊位推搡后反击、小区纠纷中遭受辱骂后回嘴、地铁冲突中被碰触后挡开对方......这些原本属于本能防卫的行为,常被简单定性为"互殴"。某地摊主王师傅就曾因劝阻顾客插队被推搡后挥拳反击,最终两人双双受罚的遭遇,正是旧规时代的典型缩影。

 

二、立法智慧:从"和稀泥"到精准裁量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划出清晰界限:明确将"必要限度内的防卫行为"与"故意伤害"区分处理。法律专家指出,这相当于给基层民警配备了"标尺"——当受害者面对持续侵害时,采取与危险程度相匹配的制止手段,不再被机械认定为斗殴。北京致诚律师事务所张律师举例:"就像面对持刀入室的歹徒,夺刀反制不再需要战战兢兢计算'防卫度'"。

 

三、现实样本:各地已现"教科书式"判例

今年3月的"高铁掌掴事件"成为新规试金石。乘客李某在座位被熊孩子脚踢长达7小时,沟通无果后用手掌隔空警示,反被对方家长指控殴打。按旧规可能各担其责,但广州铁路警方依据新规,认定李某行为属"制止不法侵害的合理限度"。类似案例在浙江、四川等地接连出现,有老人在遭暴力讨债时挥伞自卫未被追责,有女性面对骚扰时喷防狼喷雾免于处罚。

 

四、破立之间:法治温度与力度的新平衡

新规实施半年来,12个省市公安机关数据显示,因民间纠纷引发的"防卫性冲突"处罚率下降37%,同时恶意挑衅滋事案件立案率上升21%。这种此消彼长折射出法治的进步——既不是纵容"以暴制暴",也不是苛求"完美受害者",而是要在法理情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正如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所言:"法律终于承认了人性中最基本的防卫基因"。

 

五、民生期待:让正义不再"迟到"

新规实施首日,#被打还手不罚#冲上热搜,累计阅读量超4亿。无数网友分享亲身经历:"去年护着女儿被邻居打伤,要是新规早来半年""再也不用边挨打边想怎么才算合法防卫"。更多基层民警坦言,新规让他们摆脱"和稀泥"式执法,某派出所所长算过账:"现在处理类似警情时间缩短60%,投诉率反而降了"。

 

六、法治进步:从个案争议到制度重构

这场牵动全民的法治变革,源于最高法近三年受理的876起涉防卫议题申诉案件。立法机关耗时18个月走访23个省市,召开47场基层座谈会,收集1320条修改建议。全国人大法工委发言人透露,新规特别吸收了昆山反杀案、丽江唐雪案等标志性案件的裁判要旨,将"社会普遍认可的正义观"写入法条。

 

结语:法治文明的时代刻度

"还手即互殴"成为历史名词,我们见证的不仅是法律条文的修改,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刻蜕变。这种蜕变让守法者不用在侵害面前表演"忍术",让见义勇为者不必担忧"流血又流泪",让每个公民都能挺直腰杆说"我有权保护自己"。正如刑法学家所言:"当防卫权真正回归法典,就是法治文明照进现实的最好注脚"。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